校关工委成员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第六期结业暨第七期开班典礼

时间:2016年12月06日 编辑:马研班 分类:新闻

       

            124日,我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第六期结业暨第七期开班典礼在化学报告厅举行。校关工委主任陈力文、顾问卞守耆,常务副主任黄如彬,副主任颜章炮、郑保东、张兴国、杨敬达、黄福才、苏振富、司卓亚,授课老师代表洪成得,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徐进功,党校副校长苏劲,学生工作部部长夏侯建兵,组织部副部长廖志丹,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罗春霞,校友总会副秘书长石慧霞,校团委副书记廖晓波,各学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第六期、第七期马研班的全体学员以及部分往期结业学员代表参加了典礼。第七期马研班学员郑一主持典礼。

   第六期马研班学员代表从关工委老同志、授课老师和指导老师手中接过证书时,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信。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向第七期马研班学员代表授旗,并向班主任和指导教师代表颁发聘书,标志着新一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的正式开班。

   

林东伟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第六期马研班在党建工作、社会实践、全过程培养路径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的成果,同时也对第七期马研班学员提出希望和要求。他希望马研班同学珍惜学习机会,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学习征程中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使自己成长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第六期马研班班主任王洁松做了工作汇报。一年来,第六期马研班学员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学习方面,马研班学员完成5次集中理论授课和共进行了10项课题研究,多个课题获得省级立项,学员在《社会科学前沿》《理论视野》等学术期刊发表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研究论文10篇;在党建工作方面,创造性地设置“红色先锋党支部”,打造了一批红色理论先锋、红色实践先锋和红色服务先锋;在社会实践方面,“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遵赴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荣获了“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和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最具影响力”项目荣誉;在可持续培养方面,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完善了全过程培养路径。

作为六期马研班优秀学员代表,经济学院2014级本科生杭航深情回顾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历程。他在发言中表示,因为共同的信仰和追求而“聚成一团火”的马研班学员,在未来一定会“散作满天星”,而马克思主义思想所绽放的光芒也会永远照亮学员前行的路。作为新学员代表,法学院2016级硕士生高瑜聪对马研班的学习充满期待,她希望通过深入且系统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坚定自身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亮身份、争先锋、做表率”,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我校首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开班以来,在校党委领导的重视下,在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党校、校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在校关工委、老教授协会的老领导、老教授们的关怀下,马研班的培养方案、培训模式不断完善,学员研修实效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马研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理论学习、课题探究、实践研修、志愿服务与可持续培养等形式丰富的综合学习实践平台,成为学校培养较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优秀学生的重要项目。据悉,经推荐遴选,来自24个学院的67名优秀学生成为第七期马研班学员,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校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马研班/吴建茜 陈金旭 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