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读懂中国”总结表彰大会圆满落幕

时间:2019年01月04日 编辑:学生处 分类:新闻

2018年12月28日晚七点,厦门大学“读懂中国”系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法学院模拟法庭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进功,校关工委主任陈力文、常务副主任黄如彬、副主任颜章炮、郑保东、司卓亚,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夏侯建兵、副部长王洁松,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洪海松以及基层学院师生代表出席了大会。

夏侯建兵对我校“读懂中国”系列活动做总结。他提到,自今年五月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师生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其中,深入挖掘、记录、整理、展示、宣传“五老”同志参加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历程、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并涌现出了一系列喜人成果,活动共收到征文作品76份,微视频作品17份,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50余项,参与其中的“五老”同志87位、青年学生7000多人次,4篇征文作品经过教育部关工委层层筛选,入围中国教育电视台“读懂中国”节目录制。夏侯建兵寄语同学们要以“五老”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同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朗读环节中,4位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读懂中国”节目录制的同学娓娓讲述老教授们与时代同奋进、与学科共发展的峥嵘岁月。经济学院的征文作品《桑榆晚景犹不悔,仰止高山铸南强》,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吴宣恭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培育人才、笔耕不辍的感人事迹;教育研究院的征文作品《高教研究宗师,教书育人楷模》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史,讲述了潘懋元先生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奔走呼号,培育人才的动人故事;新闻传播学院的征文作品《润物无声写春秋,一片丹心铸师魂》讲述了袁蓉芳教授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投身新闻教育事业,将生命敬献给了崇高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征文作品《栉风沐雨研半导,呕心沥血拓辉煌》走近了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光物理的奠基人吴伯僖教授,聆听他与厦门大学物理学科的不解情缘。

大会还结合“改革在身边 开放在眼前”的主题,精心设计编排了短剧《同样的青春》和歌曲联唱。话剧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将观众拉回到高考恢复之初,切身感受上世纪七十年代青年学子对知识的渴求。恢复高考是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一个重要信号和标志性事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完善,让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知识的殿堂,高等教育的普及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青年一代更应感恩时代的馈赠,勇敢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好新时代的新征程。联唱环节中,青年学子们歌唱改革开放,点赞时代发展,为观众们带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的中国心》《走进新时代》《童年》《大海啊故乡》《我爱你,中国》等主旋律歌曲,全场师生情不自禁地起立同唱。

大会现场还展播了优秀微视频作品代表——《厦大海洋许天增教授专访》,该视频讲述了许天增教授为国家“863计划”、为海洋事业倾情奉献的荣光岁月。

大会还为此次活动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作品颁奖。人文学院、外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教育研究院、公共事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如歌岁月,一梦群贤。大会在全场同唱《我爱你,中国》的恢弘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庆祝改革开放也是学校在迈向“双一流”征程中,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提升综合实力,为实现学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出的嘹亮军号,这也是“读懂中国”活动的意义所在。“读懂中国”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接下来将围绕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决胜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等主题开展活动。学校将“读懂中国”活动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学校党建、团建、班级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助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篇章。

(党委学生工作部 成炘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