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故里再学习 ——厦门大学关工委老同志到南安市石井镇参访学习

时间:2021年01月24日 编辑:校关工委 分类:新闻

厦门大学是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校的百年华诞在即,在百年征程中,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许多爱国华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加坡的第二代华侨吴定基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距离厦大翔安校区十多分钟车程的南安市石井镇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这里的台海文化、华侨文化底蕴丰富。1月8日上午,学校关工委20多位老同志和校关工委四个秘书长单位的4位年轻同志,在陈力文主任带领下前往参访学习。因为时间安排只有半天,参访学习精选二个点为主进行。

在厚德学园感受华侨的家国情怀

在厦大思明校区,有二座捐赠的建筑矗立在核心区,一是“一主四从”的嘉庚楼群中的成枫楼,再是芙蓉湖的湖心岛上“嘉庚先生和学生们”的群雕。捐建者是新加坡的第二代华侨吴定基先生,石井是他的故乡。吴定基先生对祖国大江南北多有捐赠,在教育方面的捐赠以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为主,对高等教育捐赠的惟有厦门大学。

南安市厚德学园(石井)是吴定基先生重点捐赠和长期关注的重点之一。据前来接待我们的石井中心小学党总支张月芳书记、林建发校长和厚德学园的吴溪源校长介绍,厚德学园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不论哪个层次的教育教学,办学成绩都很突出,从接待室挂满墙壁的闪光奖牌和非常多生源都想挤进该学园可见一斑。据介绍,吴定基先生不仅捐资支持该学园的教学、行政、运动场地等建筑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还特别关心学园软实力水平的提高。通过他的牵线搭桥,该学园已经成为厦门大学师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常有厦大师生进出该学园,组织学生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学园师生互动频繁。现在两校师生来往密切,道同功不同,既是社会实践,又是协作共进。吴定基先生一旦回故乡,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和老师们交流商量学校的教育教学事宜,家长里短亲密无间,师生和他在一起胜似家人。可恶可恨的病毒让他久未回故乡,为了能经常及时了解交流学园的情况,他充分利用现在手机建群的便捷通讯办法,和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建立一个群,利用这个群了解情况,讨论问题,联系畅通无阻。爱国爱乡的华侨浓浓的暖暖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参访团一行还认真观看了厚德学园举办的吴定基、李织霞贤伉俪致力奉献家乡奉献祖国公益事业的事迹展览。他们身居异域心系桑梓,以金子般的爱心深爱故乡故国,对自身极其节俭,却乐于回馈社会、关爱他人,对文化、教育、交通和扶贫济医等公益慈善事业解囊慷慨。参访的老同志和年轻人无不被这浓浓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华侨爱国爱乡的感人事迹,不但使参访者本人受教育,也为关工委工作增添了活生生的蕴含无尽感染力的特好案例。

参访郑成功纪念馆 更加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坐落于英雄的故乡石井镇。参访者对郑成功的历史功绩、英勇故事早有耳闻,可亲临其故乡,进入他的纪念馆,情感和感受更有一番滋味。

参访纪念馆,既有讲解员讲解,又有同行的校关工委副主任、明清史学专家颜章炮教授的深入讲述,大家认真倾听郑成功驱除荷虏、收复台湾和开发宝岛的不朽事迹,仔细观看每一件文物展品、每一幅历史照片、每一段文字记载。通过听讲解、观实物、看图文,重温了郑成功“开辟荆榛,驱逐荷夷”的历史功绩,进一步领略民族英雄的伟大风采,更加渴望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祖国早日统一。



福建省延平中学紧挨郑成功纪念馆,虽然已是中午时分,是返回翔安校区午餐的时候了,可参访的同志们还是停住返回的脚步,走进了延平中学。为了提高参访效率,该校校长、书记等班子成员就在学校大门入口处的大操场上欢迎接待我们,向我们简明介绍学校的历史与现状,并和参访的同志们合影留念。

时间已过中午,我们离开石井返回。人离开了,心情依然不能平静:第二代华侨对故国依然如此深情,扪心自问,我们可以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呢?还有的更是浮想联翩,祖国统一指日可待,到那时台海架大桥海底通隧道,大陆和台湾连在一起,距离近了人心齐了,两岸同胞共享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同享祖国统一的荣光,前景一定非常美好。



                                             

(校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