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上午,由药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走进老教授活动如期开展,志愿者们很早起来乘坐公交车前往本部建文楼,去拜访王善钧教授。
【关于王善钧教授】
王善钧教授是福建省泉州市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哲学系教授,曾任厦门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196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一直在大学担任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全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理事、名誉理事以及福建省外国哲学史研究会副会长。论著有《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简明辞典》和《由“结构”走向“解构”--当代法国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与此同时,还将哲学延伸至文化学的研究,如中西文化的比较,全球化与文化以及文化底蕴、灵感和境界等等。
上午九时许,志愿者来到老教授协会办公室,教授热情地招待了大家,提前为大家准备好了茶水,志愿者们送上了亲手制作的贺卡,教授十分感动,认真地看了志愿者的祝福。

王教授同我们讨论了关于哲学的问题,教授讲到,在大学生活中,我们的思想都放开了,我们需要在大学生活中寻找动力。在我们过去的应试教育中,葬送了我们的天赋,所以会自我迷失。在哲学方面讲,就是要思考“我是谁”的问题,在此问题的基础上寻找自己,如果我们活在他人的世界里,总是在乎别人的评价,那么你就不是你自己。(小编在此表示也不太理解)
在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脱胎换骨,唯有艰苦学习才能学好,所以必须要寻找动力,那么动力怎样找呢?动力源自兴趣,首先要看专业的前途,寻找一个大的目标方向,其次要了解我们专业设置的课程,确定学习方向,再次我们要做到主动学习,学习理论并积极去应用。
教授还讲到道和术的问题,“道”是理念和观念,“术”是技能,我们不能只注重学习技能,学习离不开“道”,要做到道和术的有机结合。
两个小时过去了,志愿者们和教授道别,都不舍的离开,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志愿者们收获了很多知识。
走进老教授活动,不仅让志愿者体会到老一辈学习条件的艰苦和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也使志愿者学到了很多人生哲理,乘此活动,志愿者有幸与老教授近距离交流,也为他们送去了更多的温暖。
(厦门大学药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