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教授之余扬政教授

时间:2016年04月13日 编辑:药学院关工委 分类:五老风采

  走进老教授活动一直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每一次报名的志愿者都特别多。这一次,我们一行九人,来到了余扬政教授的家中。

 

   余教授是浙江省宁波市人,厦门大学物理机电学院教授。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转学到厦门大学物理系。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基本粒子研究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均担任课题负责人,与国内外合作研究课题多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十余次,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专著一部。先后被邀在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KEK等十余所大学和研究所、国内多所大学和研究所作学术交流和报告,几次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客座教授。在2维和3维超引力场论方面的工作,被A.Salam(诺贝尔奖获得者)和E.Sezgin的著作所引用,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工作之一。

   曾担任国家教委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全国电动力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理论物理前沿基础研究会常务理事;民盟厦门大学总支主委;仰恩大学副校长等职务。曾获得福建省科学大会奖和福建省高等学校资料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去年,我们就来过一次余教授家,教授丰富的见识,幽默的谈吐让人记忆犹新。因此,这一次我们又组织来看余教授,希望教授的言行举止能感染到更多的人。教授的家中并不宽敞,小小的客厅刚好容纳下大家,但这并不影响志愿者的热情和教授喜悦的心情。

   教授十分健谈,不一会气氛就热烈起来。教授先从自己读书时讲起,告诉我们学习有三要素:一是热爱。不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能从事一样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样,热爱才能让你学的更好,走的更远。二是认真刻苦,打好基础。特别是像学数学这种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更是要打好基础。比如像微积分就是基础,如果基础没打好,后面的学习就会遇到巨大的困难。三是要动脑筋。读书不能死读书,要掌握方法窍门,更要去理解。而且要拓宽知识面,不要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知识。教授说起自己去东京留学的时候,不仅仅是去学习物理,他还观察到许多日本比我们先进的地方,小到一个热水壶跟我们的不同,大到他们修地铁是怎么修的。教授说,留学生不仅仅是去学专业知识的,更是代表中国和外国的交流,通过他们,告诉国内的人国外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国外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机会难得,志愿者们纷纷提出自己最想要问的问题,教授也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们他所知道的东西,还让大家给他留下邮箱,说之后会把一些他认为我们值得一看的资料发给我们。本来计划11点就结束的活动一直延长到了11.30,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教授家中。

   这次的活动让每位志愿者都感受颇深,也希望教授的一席话能永远的铭记在大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