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教授之周妙群教授

时间:2016年04月13日 编辑:药学院关工委 分类:五老风采

    周妙群老师是经济学院的退休教授,听说我们要来,教授早早的摆好了椅子,洗好了茶具,热情地接待了大家。我们也拿出之前准备好的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表示对老人的一点心意。

   

   教授很健谈,很快气氛就热烈起来。教授说听说我们要来拜访后,一直在考虑要给我们讲些什么,才对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有意义。后来她决定聊一聊大学生应该有的家国情怀。我们去的那一天是5月10日,教授告诉我们在1938年的这一天,厦门被日本占领了,厦门人不得不撤退到鼓浪屿,所以鼓浪屿现在还有二十多个理事馆。这一天是中国人的耻辱,从这一天起,厦门开始了7年又5个月的惨痛的历史。教授说,那个年代的人爱国情怀特别深,连小孩子都会为了不给日本人行李,宁愿翻过一座山,也不走日本人看守的路;我们的校主陈嘉庚用自己的号召力组织群众抗战,还捐钱、捐物资。那时候的人做的每一个选择考虑的都是为了祖国,祖国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但是教授并没有批评我们这一代人的意思,她说,其实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民族,在没有大灾大难的时候,好像看上去是一盘散沙,但其实中国人心中都有家国情怀,在民族危亡之时,自然就会凝聚起来。不过教授也说,虽然她相信我们心中都有家国情怀,但我们也有需要向上一辈人学习的地方,比如少考虑自己,多为国家想想,做事不要那么功利,平时要多读“杂”书,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接着,教授又谈到了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读书,不管是专业书还是别的书,多涉猎知识。有志愿者问到转专业一事,教授说转专业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不能因为市场功利的去转,不然未来如果这个专业不再热门,一定会后悔。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钻进去,就算不挖到金,也会挖到银,就算最后挖出一口水井,也并不遗憾。教授总结说,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踏实肯钻,那什么专业都是好专业。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教授相处的短短两个小时,想必每一位志愿者都有这样的感受。教授丰富的知识,平易近人的为人,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我们也希望教授身体健康,用她那和蔼的笑容鼓励更多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