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校关工委主任陈力文、顾问卞守耆、常务副主任黄如彬以及副主任颜章炮、郑保东、张兴国、杨敬达、林建德、黄福才、苏振富、司卓亚一行11人深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调研。学院党委书记黄鸿德、副书记李承华等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黄鸿德主持。
黄鸿德首先介绍了信息学院开展关工委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学院的品牌活动和特色。他说,在学校关工委的关心支持下,学院推行以老带新,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的作用,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借助学院工会、系党支部的力量,将党建工作与关工委工作相结合,成效显著。同时,学院在学生培养上,结合专业特色,注重学生工程素养,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竞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在福州、厦门等地开拓实训基地;促进实验室改革,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让专业理论付诸实践,用实践带动理论学习。学院的一系列措施,不仅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学子,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毕业生就业率稳居高位。
李承华补充介绍了学院与周边单位、社区开展的共建活动,以及学院在推行实验室改革中为学生建立的创新平台的情况,学院在教学实验中心设立创新平台实验室,作为公共平台24小时对学生开放,学生科创热情高涨。
大家在认真听取了信息学院开展关工委工作的情况后,给予了高度评价。部分与会人员还就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关工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陈力文做总结发言。她首先介绍了校关工委主要领导成员的分工情况,并对学院关工委开展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说,信息学院关工委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党建工作和关心关爱师生相得益彰;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明确定位需求,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认同感和归宿感;在学习培养方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注重学生工科素质的养成。她强调,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认真探索和总结工作规律,打造关工委独特的品牌活动;加强关工委与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的联合,努力攻克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充分结合老同志的优势与专长,发挥榜样作用,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平台。
座谈会后,关工委一行还参观了学院的创新平台实验室。正在做实验的学生现场演示了3D打印、智能车等学生自主研发组装的作品,引来赞叹声不已。大家对学院在推行创新平台上为学生带来科创实践能力的提高给予了高度赞誉。
(宣传部 陈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