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上午,厦门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江苏省镇江丹徒区政府会议室举行。我校校关工委主任陈力文,关工委副主任郑保东,组织部副部长廖志丹,校办公室副主任、翔安校区办主任刘立荣,教务处副处长、翔安校区教务办主任陈雪芬,校团委副书记葛郝锐,校团委副书记、翔安校区团工委书记洪海松等老师,丹徒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贺丽娟、组织部、科技局、人社局、团区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梦翔丹徒”生态农业社会实践队全体师生参加仪式。
在厦门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上,丹徒区副区长贺丽娟代表区政府致辞。贺可娟首先对厦门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说明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不仅仅是陈嘉庚先生对厦大学子的教诲和期盼,同样也适用于丹徒区的经济发展。厦门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厦门大学与丹徒区沟通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不仅可以科技力量促进企业的发展乃至区域发展,而且可以此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厦门大学组织部副部长廖志丹对镇江市丹徒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丹徒区政府为我校老师提供了宝贵的挂职锻炼的机会。她认为,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次揭牌仪式,标志着丹徒区与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长效合作的机制,这将推动双方在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
厦门大学关工委主任陈力文希望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有助于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时依托这个平台,为丹徒区的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源和科研力量。她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她鼓励队员们珍惜机会,在实践中学以致用,了解社会、增强才干,为丹徒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揭牌仪式后随即举行了师生座谈会。整个座谈会气氛轻松活跃,实践队员就实践课题内容、遇到的问题和实践可能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看法。陈力文主任等热情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并希望实践队能够对新兴综合型产业带动生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为丹徒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技术改良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文/图 “梦翔丹徒”生态农业实践队 雷爽)
同步新闻:
校关工委赴江苏镇江看望慰问我校社会实践队

7月27日下午,校关工委主任陈力文率队来到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考察,看望慰问我校在丹徒区考察的两支社会实践队伍的师生们——“梦翔丹徒”生态农业实践队和“问渡西津”实践队。校关工委副主任郑保东,组织部副部长廖志丹,校办副主任、翔安校区办主任刘立荣,教务处副处长、翔安校区教务办主任陈雪芬,校团委副书记葛郝锐,校团委副书记、翔安校区团工委书记洪海松等陪同考察。
陈力文一行看望了正在镇江调研的两支实践队伍——“梦翔丹徒”生态农业实践队和“问渡西津”实践队,与师生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两支队伍实践开展的情况。陈力文表示,实践队的同学们要紧紧围绕今年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开展积极有益的实践活动,要珍惜实践机会,培养实地调研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陈力文叮嘱大家要注意防暑,确保安全。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社会实践让他们从课堂的理论世界走入现实的社会生活,不仅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也加深了他们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陈力文一行还和师生们一起参观了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和丹徒区规划展示馆。大家深入了解了丹徒区的红色历史,深刻感受丹徒区的历史变迁和现代发展,既激发了爱国爱党情怀,又增强了队员们开展好实践调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图 “梦翔丹徒”生态农业实践队 雷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