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人”的关怀暖人心——校关工委领导出席新入职辅导员岗前培训

时间:2016年10月26日 编辑:学生工作处 分类:工作简讯

      9月29日下午,厦门大学关工委主任陈力文、副主任郑保东老师、副主任张兴国受邀为2016年入职的11名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采用座谈的形式,由新辅导员提问,三位老师结合工作经验进行答疑解惑。培训会上,三位老前辈用他们良好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实践经历、全面的问题分析、发人深省的观点见解将座谈会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掌声迭起,好评不断。

 如何做一名有专业的辅导员?辅导员在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中如何做到游刃有余,如何提升专业素养?陈力文老师认为,辅导员一定要带着问题学习,将学习融于工作实践,重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十月怀胎,解决问题是一朝分娩”,要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深入实践就是深入同学生活,调查、了解、熟悉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现状和思想动态,进而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同时,陈老师也叮嘱新入职辅导员们,在繁杂的行政事务中,工作一定要做到精细化,重视基础数据,力争不出差错,少走弯路。

 如何做一名讲政治的辅导员?张兴国老师指出,辅导员具有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要注重发展学生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当下要重点做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郑保东老师认为,辅导员应当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辅导员要加强学习,只有辅导员自己先充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自信,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学生。

 如何做一名接地气的辅导员?陈力文老师认为,辅导员要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关爱学生的成长成才,去“官僚化”,深入同学生活实际。郑保东老师告诉新辅导员们,辅导员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既主动与学生打成一遍,又能给学生有益指导,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新的时代下,辅导员要学会用好新媒体,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导学生。

 作为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引路人”,校关工委的领导老师们在这次培训会上带来的不仅是经验、技巧和理论,更是温暖人心的关怀,相信这种关怀已化身为精神的力量,激励着新入职辅导员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