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关工委到新闻传播学院调研

时间:2016年11月24日 编辑: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工作简讯

11月23日上午,校关工委主任陈力文,顾问卞守耆,常务副主任黄如彬,副主任颜章炮、郑保东、张兴国、杨敬达、黄福才一行8人,到新闻传播学院调研关工委工作。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郑树东,常务副主任许清茂携学院关工委全体成员参加了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郑树东主持。

陈力文主任首先说明了此次调研工作的目的,并介绍了校关工委各位副主任的工作分工。陈力文表示,此次到新闻传播学院调研一方面是推动工作,按照学校关工委的原定工作计划,每年都要到学校基层党委调研走访,了解工作动态,推动工作落实;另一方面也是促进交流,希望从基层单位学习特色经验和好的做法,进而总结推广,把校院两级关工委工作做的更好。

郑树东首先表示,非常感谢学校关工委对学院关工委工作的指导和青年师生的关怀。郑树东在介绍学院基本情况时提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历史悠久,早在1922年就开办新闻教育,开启了中国人办新闻教育的先河;目前,学院下设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和传播学系,开设新闻、广播电视、广告和传播四个专业,建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在校本科生578人,硕士研究生201人,博士生50人;1983年学科复办以来,为国家培养约5000名本科生,1300名硕士生和 70名博士生新闻传播人才。

接下来,郑树东详细汇报了学院关工委开展工作的情况。学院关工委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按照学校关工委具体工作要求开展工作,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点学习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作为青年师生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学院高度重视对青年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厦大“四种精神”教育,利用七一表彰的契机带领青年师生瞻仰烈士塑像、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史馆,认真组织师生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和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院关工委积极参与青年师生党团建设,邀请两位关工委老同志担任党建组织员,深入党校课堂听课,参加学员小组讨论,引导学员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质量。学院关工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袁蓉芳老师为代表的“五老”人员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关爱青年师生,为青年教师提供珍贵供历史资料,为青年学生展现老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通过“乡村图书馆”、毕业影展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学院关工委还特别重视对老同志群体自身的关心帮助,每年七一、重阳等节庆期间慰问走访老同志,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凝心聚力,做好关工委自身建设。

许清茂等人还从学科建设、青年人才培养以及院友工作等方面做了补充。

学院介绍结束之后,陈力文及同行的校关工委领导围绕新闻传播学院学科特色、青年人才培养以及关工委工作亮点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对学院关工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关工委不仅关心青年师生,更关心“五老”群体,倾注了感情,凝聚了人心,工作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成效。

   座谈会最后,陈力文表示,新闻传播学院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把跟学科相关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面的讲话精神作为关工委工作的指导,走在关工委工作的前沿,把关心下一代与关心老同志自身结合起来,符合中央精神;学院的老同志投入了很多精力,致力于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涌现出很好的工作典型和先进事迹,学院一定要充分挖掘,做好宣传引导,吸引更多新退休的老同志加入到关工委队伍中来;厦大新闻传播学科历史悠久,希望学院重视对学科历史的梳理,整理历史资料,通过口述史、老一辈创业故事等形式把学科和学院历史保存好,传承好,更好地教育培养下一代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传播学院)